資金需求者免費註冊:9597借錢網。全台前三大借錢網站!
Google Ads
Google Ads

育兒常識:允許「孩子哭」比「哄孩子笑」更靠譜

觀看人數:99


幼兒教育網指出,父母總是渴望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,希望每天看到孩子燦爛的笑臉,享受做父母的幸福快樂。然而,幸福的童年絕不意味著只有笑臉,幸福也不意味著拒絕哭泣。相對於笑,哭可能更接近於我們的本質。通過暴力解決孩子的情緒失控,比對她百依百順更糟糕,除非你想讓孩子變個暴徒……

母親剝奪孩子哭泣的權利 是滿足「好媽媽」的體驗

哭可以緩解情緒壓力和緊張,在哭泣悲傷的過程中,孩子逐漸接受「自己是有限的」現實,哭泣使孩子在面對自己弱小的基礎上,從中恢復過來,逐漸變得真正的強大。然而,當孩子因為悲傷、沮喪、生氣等哭泣時,愛孩子的母親真的允許孩子哭泣嗎?


人生第一課:哭!

剛剛滿了1歲,小小美就開始像許多小朋友那樣試探父母的底線,用哭鬧解決一切難題,稍有不順心就上演情緒失控的大戲。

哭鬧並不能夠解決問題,尤其那些涉及底線的問題,是孩子所要面臨的第一課。

相應的,大人們也面臨著艱難的一課,那就是如何在小寶貝們撕心裂肺的哭鬧聲中保持淡定,既不妥協也不發飆。

與孩子相比,大人們承受的考驗其實更為嚴峻,家裡幾乎所有的老人,無論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,甚至保姆,都過不了這一關。「別把孩子哭壞了」,「給他給他,多大點事兒」,老人基本是這樣的論調。

一旦這一關沒有通過,小朋友就真成了小王爺說一不二,稍有不從就哭得死去活來,小人們花巨大氣力做這件事,是吃定了這一招總能幫自己達到目的。

父母不僅要有足夠的愛,更要有足夠的技巧,偶爾與他們鬥智鬥勇,先收拾住,再講道理,如果讓小朋友吃定了你,你再怎麼講道理他們都聽不進去了。


小孩哭鬧時,聽不進去大道理

被拒絕當然令人不爽,成年人會努力控制自己的不爽,以理智戰勝情緒,小朋友則除了情緒還是情緒,何況爸爸媽媽又那麼「討厭」,不僅拒絕人家,還要往傷口上抹鹽,講一堆枯燥的大道理,試圖不讓人家哭,好嘛,你不讓我哭,我偏要大哭。小朋友的要求沒有被滿足,情緒失控時就是這樣想的,所以往往,家長越是哄勸,越是講理,他們哭鬧得越厲害。此時,冷處理是唯一的辦法,也是特別煎熬家長的辦法,沒有十分的定力,真是堅持不下來。


「冷處理」的難點在於父母意志不堅定

有些事情,可以商量,尊重孩子的選擇,有些事情卻是「非如此不可」,父母首先要分清楚哪些事情可以讓孩子做主,哪些事情「非如此不可」,如果父母沒有原則,心情好時什麼都可以,心情不好就每件事都必須聽父母的,孩子就會變得難以管教,他們將在任何事情上挑戰你的底線,因為規則既然是混亂,不挑戰永遠沒自由,挑戰一下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。「挑戰」是孩子的習慣,他們是通過挑戰明白規則,而不是通過傾聽父母的大道理明白規則。

在1歲到3歲之間,幾乎每一件「非如此不可」的事,小小美都用她的實際行動進行了挑戰。更有趣的是,很多事情她並非一開始就有意見,而是忽然某一天,不知哪根神經被絆動了,要去爭取自由。每次看iPad,我們都給她定時,一般是15分鐘,定時器一響,她自己關上iPad。這個規矩最開始實行的時候,因為給她做了很充分的思想工作,買了一隻漂亮的定時器,她接受得很順利。然而忽然有一天,定時器響了,她像沒聽到一樣,繼續玩遊戲。我提醒她,她還是沒聽到,我把定時器重新按響了一次,她依然假裝聽不到,最後,當我拿起iPad,準備關上,她立刻擺出要大鬧一場的架勢,見我還是毫不留情地關上了iPad,她就大哭起來,越講道理越哭。

於是我坐在她身邊,一聲不吭,看她準備哭到什麼時候。有些父母會覺得,她既然一直很聽話,偶爾越界一次沒有什麼,卻不知道,一旦孩子越界成功後,在這件事情上就會經常想要越界,你必須耗費大量的精力與他鬥爭,與其那樣,不如在第一次越界時就控制住,讓他明白這是一件「非如此不可」的事,沒有條件可講。


盡最大可能避免暴力

「冷處理」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很難,因為孩子哭鬧的本領實在強大,小小美最厲害的一次是大聲哭鬧了40分鐘,還渾身不停地做各種撒潑的動作。我看著她哭,心裡像有兩個人在打架,難受得要命。一個人試圖說服我,依著孩子,反正也不是什麼天大的事,另外一個人則慫恿我狠狠揍她一頓。這兩個方法都可以讓她立刻止住哭,幸好,我的理智告訴我,教育的目的絕不是讓她不哭,而是讓她明白規則,明白不可以做的事,無論如何都不可以做。

「冷處理」在家裡容易做到,在外面就難了。在商場經常看到父母把哭鬧的孩子暴打一頓,我想他們大多數人都明白「冷處理」比暴打更正確,卻實在受不了別人異樣的目光:這父母是怎麼教育孩子的?

我並不自信自己承受他人指責目光的定力,所以總是特別小心地避免小小美在外面情緒失控。在去遊樂園之前,我會花十分鐘,耐心地跟她商量一下,玩什麼遊樂項目,吃哪種零食,包括數量都說得清清楚楚,到了地方,直奔要去遊玩的項目,儘量不給她改變主意的機會。如果預感到她情緒波動較大,我甚至會選擇不帶她出門,或者讓她在家裡把壞情緒先釋放掉。

如今小小美三歲了,情緒失控的時候越來越少,只要看到我們的態度很堅決,她就自覺地不作非分之想。當然,在非原則性問題上,我們會充分尊重她的選擇,耐心徵求她的意見,滿足她當家作主的小小快感。



中國式矛盾:

羞辱小孩,但小孩你不能哭

多少人,在自己家人前體驗過,可自由哭泣。對方不斥責,不焦慮,不攻擊,也不找答案,而是先擁抱著你,就做一個陪伴者,聽你哭。

波蘭著名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《十誡》中的一個故事,平安夜,男主人公前女友說丈夫失踪了,要他陪著自己一起去找。真相是,前女友已獨自過了兩次平安夜,她覺得自己撐不了第三次了。所以,求前男友陪伴。

男主角答應了,他隱約知道真相是什麼,但還是陪著她找了一夜她失踪的老公。

凌晨,男主角才回家,驚醒了還在沙發上等待的妻子,她緊緊抱住他,沒要解釋,只是緊緊抱著他。

劇情平淡,但卻相知。

國內神學家劉小楓在他的著作《沉重的肉身》中,不斷提到“抱慰”一次。這位丈夫對前女友,妻子對丈夫,就是抱慰。我不問就知道你的痛,我陪著你,好讓你能面對你的痛。

但抱慰另一個人的痛,在中國家庭,常是一個奢望。

我所熟悉的中國家庭故事裡,哭,像是一種罪過。家長對孩子,孩子對家長,夫妻間,都有一種邏輯--你哭,就等於我做的不夠好。所以,我們都要求對方不哭。如對方哭,健康一些的人會焦慮地自責,不健康的人會暴怒。我們不試著去抱慰對方,而是希望對方停下來不哭,至少要哭的人給一個解釋。

特別是孩子的哭,本來孩子的心是最純淨的,哭的原因最容易找到,也最容易安撫,但太多中國父母對孩子哭泣的態度,達到了變態的地步。

我老家的農村,甚至有一個傳說:長齊牙口的孩子,如果經常夜哭,就會帶來災難。所以,一旦發生這種事情,他們不會想著去理解孩子,而是打罵孩子,逼迫孩子不哭,甚至去找巫婆。最近知道廣東這邊也有此說法。

聽到最誇張的故事,是一個大家族,如孩子哭,大人就把孩子按到,掰開牙,塞一把鹽到孩子嘴裡。再關上孩子嘴巴,逼問,你還哭不哭。如孩子搖頭示意不敢,才將孩子放開。這是對孩子何等殘酷的虐待!

這樣做的邏輯都是,我們不去理解對方的感受,不去了解對方到底發生了什麼,而只尋求表面上的沒事。就像政府一樣,萬頭豬泡進黃浦江,各部門卻都說沒事。

一位媽媽告訴我說,她的孩子一次對她說,我想哭,但怕爺爺奶奶說我。媽媽說,你哭吧,我擋住他們。

果真,孩子一哭,兩位老人過來著急地問,發生什麼了,你媽打你了嗎?簡單解釋後,她請兩位老人出去,把門劃上,讓孩子安心地哭。哭了一會兒後,孩子停下來說,好多了。他沒做解釋,她也沒要解釋。很美的故事。

對哭泣的態度,也是中國父母乃至所有中國成年人對待感受的態度。哭,像是罪過;談感受,像是羞恥。

原因是:你哭泣時,勾起了我內在哭泣著的小孩;你談感受,勾起了我向人敞開心卻不被看見甚至被羞辱的羞恥感。

一位網友分享了一個更美的故事:

童年時在爺爺家裡哭是我的家常便飯。受委屈就直衝到爺爺家裡撒潑,在水泥地上打滾,跳腳,叫嚷,爺爺為此鋪上木地板,提供我舒適的環境哭。而他坐在門外不聲不響,毫不干涉,有爺爺這個出口,我現在終還保持著內心的一份善良與和平。

矛盾的是,中國父母與大人一方面不接受孩子哭,另一方面他們又喜歡“逗”孩子。

三位網友講了三個殘酷的故事:

(1)昨天在電梯裡看見,一個5、6歲的孩子喊媽媽幫忙把牛奶盒子打開,央求了好久,媽媽接過來打開自己喝了,孩子哇的就哭了。媽媽跟旁邊的人哈哈大笑,覺得是在逗孩子好玩。為什麼成人總是喜歡辜負孩子對我們毫不設防的信任?

(2)“逗”小孩,有個極端的真實案例,有個小孩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,一群大人拿孩子開玩笑,說你爸媽不要你了,再也不回來了,那孩子一听就哭了說不是的,但那些大人一起起哄說就是不要你了,孩子哭著跑了,後來天天跑到碼頭等船,一開始大家不在意,但後來發現小孩精神不正常了。

(3)小時候讀幼兒園之前,媽媽上班就把我鎖家裡,我每天坐在陽台上,以前的陽台是欄杆式的,我就坐在欄杆邊上,腿伸出去,手扶著欄杆,唉唉的哭著要媽媽。這件事一直被爸媽拿來當笑話講,學我的口氣說”媽媽要我”。

類似的故事比比皆是,只怕每個中國孩子成長中都經歷過,這讓我禁不住想:把殘酷的事情當成笑話看,也算中國特色嗎?

特別是,這種事最容易發生在父母與孩子間,多少人有這樣的經歷?
你覺得最受傷和最屈辱的事情,一直被父母當笑話講。

我自己的理解是,中國廣泛存在的“逗”小孩,就是把心靈仍然敞開而單純敏感的孩子,弄得和成年人一樣絕望、粗糙而鄙俗。

既不讓孩子哭,又喜歡“逗”孩子,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看,該是何等奇異的中國特色啊!
在這種特色構成的看似平常但其實無比詭異的氛圍籠罩下,我們這個社會實在沒有資格說: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。

 

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兒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,請關注幼兒教育網官方微信號:youerjiaoyuwang,
直接說出你的問題,將會有國內知名的幼教專家幫您答疑解惑,讓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樂的成長。

文章來源:幼兒教育網
 

 

按讚 是一種美德

 

轉發 分享 是一種境界
這裡滾動定格
重要聲明:102like.com 分享投資理財網,本站所有文章由會員發表,本站對所有文章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 所有文章內容只代表發文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,用戶不應信賴內容,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發文者在102like.com張貼的文章。 由於本站是受到「即時發表」運作方式所規限,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文章,如有不適當或對於文章出處有疑慮,請聯絡我們告知,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撤除。
若有任何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,請瑱妥 著作權侵害通知書 ,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刪除或修正。
若文章或是內容有問題請 | 聯絡我們 | ,我們將會第一時間優先處理。
侵權舉報聯絡我們借錢貸款借錢網借钱贷款評價易窩